据比利时当地媒体 The Brussels Times 报道,比利时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两周后,比利时首相亚历山大·德·克鲁(Alexander De Croo)和外交部长哈吉娅·拉比布(Hadja Lahbib)本周前往中国,试图在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这是自2019年以来比利时对北京进行的首次高层访问,讨论旨在通过更新的贸易协议增加经济机会。但此次访问发生在关于中国干预欧盟事务的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特别是对于比利时来说,刚刚发生过收取中共贿赂、以金钱换取影响力的丑闻曾牵涉到极右翼政党-佛兰德利益党的成员。
“我们在2021年庆祝了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建立50周年。我们可以说我们有一种成熟的关系,可以讨论敏感问题,” 拉比布说。她还补充说,谈判不会回避敏感话题:“我们将毫不讳言地讨论一切,包括北京对比利时进行的政治干预。这发生在重要选举前几个月,这种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除了政治干预,还将讨论的关键问题包括解除2018年对比利时猪肉出口的禁令以及恢复布鲁塞尔和上海之间的航空联系。
针对台湾等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以及南海的敌对行动,西方普遍开始对北京抱有戒心——这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中国在欧盟事务中的秘密干预行动已经曝光。对于比利时来说,这个问题一直处于聚光灯下,因为极右翼政治家已经被发现收取贿赂、积极与中国情报机构互动,以推动亲华政策。
克雷伊尔曼(Creyelman)的爆料在比利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正义部长保罗·范·泰希尔特(Paul Van Tigchelt)指出国家安全系统在面对复杂的破坏和阴谋时,反应相当迟缓。比利时首相德·克鲁在对北京访问时,明确指出了北京破坏国家民主的明显企图。在访问中,他强调了”对彼此政治体制的全面尊重”的必要性这种外交辞令。
更广泛地说,比利时已经与欧盟的”降低风险”战略保持一致,该战略承认中国在某些领域是竞争对手,但在其他领域是合作伙伴。但随着美国推动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中欧投资气氛已经明显降温,欧洲国家对外国投资进行更严格的审查,以保护其战略自主权。
谈判在中国解除对比利时猪肉的禁令这方面取得了成功。该禁令是因2018年比利时南部爆发非洲猪瘟而实施的。中国占据了全球猪肉消费的一半,这意味着解除禁令对比利时的肉类部门来说是一个重大提振。
比利时花了两年的时间来根除这种疾病。比利时肉类联合会(FEBEV)主任迈克尔·戈尔(Michael Gore)保证,”我们已经成为一个典范,是为数不多的根除猪瘟的国家之一。” 该行业约占7000个就业岗位,不包括主要位于弗拉芒地区的约4000个养殖农场。其出口额的7%在欧盟以外。
从本国经济利益考虑,比利时还在北京设立了一个新大使馆,采用了从原始建筑中回收的材料制成。德·克鲁和拉比布于周四为这座大使馆举行了揭幕仪式。
为突显比利时的经济利益,德·克鲁与来自贝卡尔特、沃尔沃汽车、索尔维和帕里·戴扎等公司的约20位商界领袖一同前往。他指出,”比利时是许多中国产品进入欧洲的门户之一。”
然而,贸易问题在欧盟领导人之间引起了激烈争议,欧盟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在两年内翻了一番。在2022年达到3900亿欧元,对比利时经济的成本估计为270亿欧元。在欧洲的进口商和出口商中,比利时在中国的贸易中排名第七。
德·克鲁呼吁欧洲公司在中国享有平等的贸易条件。他说:”我对中国公司来我们这里没有问题,但我认为比利时公司来中国应该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这样做。”

自欧盟表示希望减少对中国的贸易依赖,特别是在技术领域以后,北京与布鲁塞尔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在2023年9月,面对欧洲市场上的中国电动汽车竞争,并在法国的压力下,欧洲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进行调查。中国批评这一举措为”赤裸裸的保护主义”,将损害中欧贸易关系。
访问结束时,在比利时著名艺术家如阿诺、安热尔、图茨·蒂勒曼斯和克洛索等人的音乐伴奏下举行了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