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比利时媒体 布鲁塞尔时报报道,发达国家的生育率正在下降,比利时也不例外。人们越来越晚才生孩子——而女性等待时间越长,最终选择不生孩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023年,比利时录得的出生人数仅略高于110,000人,这是自194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24年的初步数据甚至更低。这主要归因于多个因素,其中比利时人越来越晚生育的现象尤为明显。
根据安特卫普大学人口学家卡雷尔·内尔斯(Karel Neels)的一项未公开分析显示,2009年至2022年间,该国初为人母的平均年龄已从28岁上升至30岁,正如《De Standaard》报道的那样。
内尔斯表示:“2009年,近50%的女性在30岁时还没有孩子,而在最新的数据中,这一比例已上升至超过60%。”
年轻时的生育延迟似乎并没有在晚些时候得到补偿。简单来说,20多岁的女性越来越推迟生育,并不能完全通过30多岁的女性补回来。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30岁起,女性的生育能力开始下降,怀孕的机会变得更小。尽管医学辅助生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补救,但30多岁的女性仍然面临极限。
“未来,这可能会导致无子女现象的增加。”
这种趋势可能会伴随着非计划内或非自愿的无子女现象的上升。许多女性在30岁以后仍然希望有孩子,但数据显示,与较少推迟生育的女性相比,这种愿望往往难以实现。
内尔斯指出:“对于那些把生育推迟到30岁以后的女性,我们预计——基于最新的数据和趋势——有35%到40%的女性最终将永远不生孩子。对于那些35岁时还没有孩子的女性来说,有三分之二将来都不会生育。即使她们最终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也不太可能接着生第二个或第三个。”
在布鲁塞尔和瓦隆大区,出生人数的下降比弗拉芒大区更为明显。弗拉芒地区的预测甚至显示出生人数会增加。2023年,该地区有62,338个新生儿,而到2050年,这个数字甚至可能达到70,000。
联邦规划局去年的一项人口研究也反映了这一点,该研究显示,从2040年代后期开始,人口增长将仅限于弗拉芒大区。
内尔斯强调,无子女现象并不总是出于自愿,而是受到多种情境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并不总是为年轻人提供便利:房价飙升、关系不稳定等等,”他说道。
他呼吁采取更多支持性措施,如灵活的育儿假、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充足的儿童保育设施,以扭转这一趋势。
小编想,是不是鼓励早婚早育是提高生育率的有效办法呢?可是如今人们普遍上学的时间增长,工作年龄推迟,再加上城市的紧张生活压力和带孩子的辛苦,让很多人对生育问题望而却步。如何能回归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重新找回祥和安宁的生活,其实也是很多欧洲人在思考的问题。小编的很多欧洲朋友都在考虑如何能实现回到乡下进行自给自足的off-grid 的生活,其中一位已经在实践,并曾耐心为小编讲解如果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植各种蔬菜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