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5 4 月, 2025
Home文化艺术传统文化诸葛亮叱咤风云 为何教子宁静澹泊

诸葛亮叱咤风云 为何教子宁静澹泊

清殿藏本諸葛孔明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清殿藏本諸葛孔明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诸葛亮,三国时期风云人物之一。他受刘备「三顾茅庐」之请,出山襄助刘备,推动孙权、刘备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诸葛亮的智慧光耀千古

诸葛亮曾舌战群儒、借东风、智算华容,取得荆州为基业。后来,他奉命率军进入四川。在定军山之役中,诸葛亮智激黄忠,斩杀夏侯渊,大败曹操,最终夺取汉中。

诸葛亮推演兵法,制作八卦图,几乎是百战百胜。同时,他还是位「科技达人」,由他发明的木牛流马、孔明灯、诸葛连弩等机械,其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令后世惊叹不已。他还写下《马前课》,留下了千古预言。这些超常绝伦的能力,同样惊艳后世。

诸葛亮的一生几乎是由传奇写成的。发生在诸葛亮身上的传奇,铸就了三国史上华丽的一页。

位於成都武侯祠的諸葛亮殿。(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位於成都武侯祠的諸葛亮殿。(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诫子书传父爱真情

而在诸葛亮叱咤风云的背后,还有身为人父的慈爱。

《艺文类聚》中记载了一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8岁的幼子诸葛瞻的教诲。诸葛亮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心中不能恬淡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身心不清净,就无法实现远大的梦想。

后来,这句话浓缩为「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备受世人推崇。

诸葛亮非等闲之辈,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他为何以「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教育幼子?

澹泊明志 宁静致远

其实,诸葛亮所期望的「澹泊」,并不是让诸葛瞻在「澹泊」中碌碌无为,隐身弃世,避居山野,也不是让孩子在「宁静」中慵懒安逸,虚度一生。

诸葛亮希望孩子「澹泊明志」,当心中没有杂念,无欲无求,就会使志向更加清晰坚定。而在清醒理性的状态下,人可以不为名利所缠、所累,不为世间繁华诱惑侵蚀。

那澹泊的气度,犹如行云流水散出的袅袅云烟;犹如坚毅的松柏在风霜雪雨中依然挺拔的身姿。

同时,诸葛亮告诫儿子「宁静致远」。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要克制浮躁。人心宁静,才能像高远的天空一样,广阔而深邃。一个人能拥有这样的宁静,他看事物的眼光也一定会长远。

得益于「澹泊」的力量,人的志向会更加坚定;得益于「宁静」的心态,人会更加智慧,洞悉万物,处变不惊。无论身处何种世事之中,都可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古代先贤说:「正则静,静则明。」清代《杜诗言志》中写到:「至于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每自寓其天怀之乐,而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未尝不处处流露。」

品读先贤教子的殷殷苦心,心神也随着思维驰骋。当一个人不计眼前一时得失,自然会有洞彻世事的悠然智慧。想必,这就是「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义所在吧。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