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场“Z世代”的刻板印象:真相如何?
比利时的HR专家Bright Plus近期开展了一项新研究,围绕职场“Z世代”(1997年后出生的一代)的许多比较盛行刻板印象进行的调查。他采访了三名Z世代代表:Lamia、Tulin和Matthias,看看这些刻板印象是否属实。
1. 刻板印象:Z世代难以集中注意力
- 特点: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易被手机和社交媒体分散。
Lamia表示:“这对我并不适用。虽然我们确实经常使用智能手机,但在工作中并不会因此分心。”同事Matthias和Tulin也表示,工作时他们不会受到手机干扰。“处理复杂任务时,我会把手机设置为‘勿扰模式’,甚至将工作电话(比如Microsoft Teams电话)也静音。”Tulin补充道。
2. 刻板印象:Z世代更擅长技术
- 特点:不喜欢电话沟通,更倾向于聊天工具;能快速适应新技术。
Tulin表示:“我的工作需要整天打电话,无论是工作还是私人生活,我都打电话。”但并非所有Z世代都如此。Lamia坦言:“在这份工作之前,我其实不太喜欢打电话。可以说,通过这份工作我学会了如何打电话,但在私人生活中,我还是更喜欢发消息。”Matthias补充说:“但多打电话会习惯的。在私人时间,视情况而定,有时发消息,有时打电话。比如讨论实际问题时,打电话更高效。”
他还指出,Z世代的确更擅长技术:“我们通常能更快掌握新技术,比如快速找到所谓的‘快捷键’。我们从小就接触科技,这是我们的优势。”
3. 刻板印象:Z世代不喜欢层级结构
- 特点:对传统的上下级关系感到不适。
Lamia表示:“虽然我会尊重既定的组织结构,但如果过于严格,我会觉得不适应。我认为团队合作应该是工作的重点,而上下级关系不应该妨碍这一点。”
Tulin认为关键在于管理者的“亲近感”。“比如,我们称CEO为她的名字Linda,她非常平易近人,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员工可以毫无顾虑地提出问题。”Matthias补充道:“组织中一定会有一定的层级结构,但更重要的是,年轻人的声音能够被听到。在Bright Plus,这点做得很好,但并非所有公司都如此。”
4. 刻板印象:Z世代更注重多样性与包容性
- 特点:在不包容的企业文化中,他们无法感到归属感。
三人一致认为,职场中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Tulin表示:“当然,拥有丰富经验的人在职场上会有一定地位,这也合乎逻辑。但我们尊重的是他们的专业能力,而不是年龄。”
Lamia补充道:“我自己是移民背景,我的直接同事也有不同的国籍。我觉得公司应该是社会的缩影,比如是否接受员工佩戴头巾。我目前并没有戴头巾,但我认为能够自由选择这点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公司愿意接纳戴头巾的员工,通常在其他多样性和包容性问题上也会比较开放。”
5. 刻板印象:Z世代对薪资和职业发展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 特点:他们追求高起薪。
Matthias表示:“薪资期望不取决于你的代际背景,而是与你的职业野心有关。你也需要愿意付出努力。如果想要升职,偶尔加班是不可避免的。”三位受访者均对自己的起薪表示满意。Matthias补充道:“刚开始工作时,我对薪资完全没有概念。我咨询了职场经验丰富的朋友,这让我作为职场新人也能获得相对较高的起薪。”
6. 刻板印象:Z世代更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 特点:他们更注重保护私人时间。
Lamia表示,她倾向于将工作与私人生活分开。“我的一位同事会在下班后发工作邮件,那是她的选择,但我更倾向于下班后不处理工作事务。幸运的是,Bright Plus并不对此有任何要求。”
但她也承认,适当的加班有时是不可避免的。Tulin补充道:“作为HR顾问,有时候候选人只能在下班后接受电话面试,那我们也得调整时间。如果有关于工作机会的消息,我也会在周五晚上发邮件通知候选人,因为我知道他们在等这个消息。”
7. 刻板印象:Z世代视居家办公为常态
- 特点:认为居家办公是理所当然的。
关于居家办公,三人的看法不尽相同。Tulin更喜欢在办公室工作:“在家我很难集中注意力。”Lamia喜欢每周两天居家办公。作为项目顾问的Matthias则表示,这取决于客户的政策。“不过,刚开始的任务通常需要在现场完成。居家办公偶尔可以接受,但对我来说并不是必须。”
总结:
虽然只有三个人的采样,不一定能反应出真实的情况,或许只能反应出真实情况的一个侧面。从这三个人的反馈信息来看,职场选择更多取决于个人的意愿和抱负,而非出生年代。Bright Plus内容营销专家Jolien Nulens指出:“我们提倡合作、开放沟通和相互学习。多样化的团队更有创意和生产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努力打造一个包容的职场,让刻板印象无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