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5 4 月, 2025
Home文化艺术传统文化琳琅滿目復活節

琳琅滿目復活節

同樣的節日不同的日期

今年,2024年的3月31日,歐洲天主教國家和英美新基督教國家迎來了復活節,比利時的學生們最誇張,他們將迎來兩個星期的假期,因為他們的復活節和傳統的春假放一起來慶祝了。而俄羅斯等斯拉夫東正教國家的復活節則不是在同一天,而是5月5日,這種不同跟教會的分裂有關,雖然都建立在猶太人的傳統逾越節的基礎上,但因為對猶太歷法的解釋不同,而造成復活節具體的日期不同。

天主教和新基督教把每年的3月21日硬性定為春分,而又把春分之後的月圓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定為復活節,一般會發生在3月底4月初。

東正教也是規定春分以後,出現月圓後后第一个星期日為復活節,然而,這個春分是不固定的,而是以耶路撒冷的子午線來計算太陽的位置。

東正教的復活节和天主教的復活節基本不在同日慶祝,常常會在其1周到5周之後的4月到5月間的某一個星期日。20世紀70年代,人們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委員會希望討論出一個折衷的復活節日期,但最終不了了之。可以說,復活節在不同的日期舉行正好反應了教會之間的不相容。

雖然天主教,新基督教和東正教都是嚴格意義上的基督教,都信仰耶穌基督,早期的信徒們被猶太教和羅馬帝國共同迫害,他們相信耶穌在公元30年或33年在猶太教的逾越節這天,被猶太人和羅馬人一起,釘在十字架上迫害致死,然而在三天後,耶穌死而復活,信徒們展開了慶祝活動,這便是復活節的由來。

基督教在過去2000年的發展過程中,由早期單純的信仰和反迫害,到形成教會,再後來與政治合而為一,出現了許多派別並逐漸分裂、互相排擠,還不惜發動戰爭。

一神教的矛盾

毆洲2000年歷史,幾乎是一部宗教和宗教之間的矛盾衝突史,幾乎所有的戰爭和殺戮都是因為宗教因素催生且執行的。而更加矛盾的是,這些宗教,包括伊斯蘭教,都來源於同一個教,即猶太教,並都信仰同一個神,即亞伯拉罕的神耶和華,當然伊斯蘭教稱其為安拉。

人們不禁要問,他們信仰的到底是什麼?他們到底是信那個本質上的一神還是那個外在的一教?

在歷史上,羅馬皇帝在公元4世紀,從基督教的迫害者搖身一變,皈依了基督教,並從東正教中獨立出來,成了羅馬天主教的最高統治者。之後的千余年之間,天主教教會與政治合而為一,打著神的名義,對內鏟除異己,對外發動戰爭。

中世紀與伊斯蘭教的十字軍東佂之戰便是如此,歐洲各國對猶太人的迫害,也有天主教和基督教教會的影子。

今天的烏俄戰爭依然如此,戰場雖在烏克蘭,實際上卻是信仰東正教的俄羅斯和信仰新基督教的英國美國以及信仰天主教的歐洲本土之間在意識形態上的戰爭。而長期以來中東的阿拉伯以色列之間的衝突更是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戰爭,有你無我,互不相容。

16世紀,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為首,發起了教會改革,不承認教皇的絕對統治地位,他們的信仰和他們的反迫害形成了新基督教派,並促成了近現代政教分離的民主社會的形成,這些教派主要分布在西北歐以及英美加澳等國,也被稱為昂撒基督教派。

廣義來講,如今隱密而又遍及全球的以反神為目標的撒旦教也來源於歐洲一神教,撒旦本是歐洲一神教中的魔鬼,原本是上帝的得意天使,後來開始自高自大起來,嫉妒神創造的萬物,就開始反對神,計劃取代神。撒旦的信徒們利用教會的存在、資源和環境,偷梁換柱,篡改《聖經》,在教會中生存,於無形中讓教徒們無意識地把反神的撒旦當成唯一的真神。而在世俗的社會上,撒旦教打著無神論的晃子,欺騙世人,宣傳神不存在,否認人是神造,破壞人們對神的信仰,讓人們自動遠離宗教信仰和教會,其最終目標是完全控制人類並最終毀滅人類以取代人類,並取代神。

圖片說明:被迫害的耶稣基督,公共領域,作者提供

兔子、彩蛋和春天女神

復活節本是為了紀念基督的復活,是古老且重要的基督教節日,同時,復活節也和猶太教的「逾越節 (Pesach)」相關,所以復活節在英文裡也叫做Passover, 在比利時叫做Passen。逾越節是為了紀念猶太人從埃及囚禁中走出,獲得自由,而復活節則是記念耶穌在逾越節這天,用他的死和三天之後的復活,將信徒們從原罪中解脫。

在今天,復活節已不再只是基督徒們的節日,在2000年的發展過程中,復活節吸收了許多自然信仰的因素,已經成為歐美國家所有公民共同的休假日。在慶祝中,出現了對兔子和彩蛋的崇拜,反映了人們對春天的展望。

圖片說明:歐洲某地慶祝復活節活動,來自網絡,作者提供
圖片說明:比利時某家庭復活節裝飾品,作者提供

傳說中,兔子是春天女神Easter的寵物,本是一只鳥,為了感謝女神對他的關愛,每年春天4月份會產下鳥蛋,贈給春天女神作為回報。由於兔子具有強大的生育能力,人們對復活兔的崇拜寄予了對生殖和繁衍的渴望,而復活節在英語世界𥚃直接就叫做Easter, 德文Öster, 是春天女神的名字, 翻譯成中文是"東方人",也許是因為春天先從地球的東方開始的原因吧。

在東北歐以及俄羅斯民間,人們用草藥將雞蛋染成紅色,稱其為復活蛋作為禮物互相贈送,年輕的姑娘們則會用染紅的雞蛋在臉上滾動,以獲得美麗紅潤的容顏。

基督教的意義上,雞蛋是生命的象徵,染成紅色,表示通過耶穌基督的寶血而重生。
而在民俗文化中,紅色象徵生命、太陽、生育、健康,紅色具有保護作用,因此制作彩蛋的傳統也成了復活節的習俗,並把彩蛋放在家裡保存到隔年復活節,據說有保護家庭不會遭受災難的效果。

圖片說明:羅馬尼亞的復活節彩蛋,來自綱絡,作者提供

似曾相識清明節
作為東方的讀者,你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首先,西方人的復活節居然就叫做Easter,德文Öster, 翻譯過來就是 "東方人",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那個把兔子當作寵物的春天女神Easter 難不成是住在月宮的嫦娥姐姐嗎?又抑或是東方神話中用泥土造人的女媧娘娘?

另外,這個西方文化的復活節是不是有點象中國文化的清明節呢?

中華文化的清明節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時間上和復活節基本一致,是祭祖和上墳扫墓的日子,以懷念死去的人們。此時正值春光明媚草木吐新,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所以中國人自古就有清明踏青,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時節,萬物復甦,清晰而明净,故謂之清明。

從中醫養生角度来講,清明是一个重要的節氣。中醫認為人是萬物之靈,應四時,春季萬物甦醒,人的機體也是如此。所以,在清明節前後,人們會到戶外活動筋骨,如慢走、快跑、跳舞、打拳、煉功等,以調節陰陽氣血之運行。

本文原創作者他山石 ©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