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文化十分重视道德和礼仪,尤其是男女之间的关系;古人对这个问题,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现代社会几乎都是自由恋爱,在电视、互联网、街道、公共场合的公开谈话等,都充满了情色新闻。回顾历史,世界上已经存在过繁荣的古代文明;包括: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罗马和古代中国等等。
其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罗马很快就灭亡了,导致灭亡的原因之一是淫乱。
正如《圣经》中所记载的,巴比伦被描绘为一个淫乱的区域。古埃及和古罗马人在灭绝之前也是荒淫无度。
但中国文化从以前到现在,都很重视修养自己,与人为善,也很重视戒色欲。
那么,戒色欲的意义是什么呢?
古人重视「戒色欲」的两个理由如下:
养生
古人认为,戒色欲对人的养生有很大的好处。宋人包宏斋,身体强健,精力过人,八十五岁时,还入枢密院担任宰相。
宰相贾似道看到包宏斋老当益壮,认为他一定有什么养生的妙术,包宏斋只说:「我有一付丸子药,是不外传的秘方。」
贾似道很急切地请问是什么丸子药,包宏斋慢悠悠地说:「多亏我吃了五十年的独睡丸呀!」坐在那里的官员听了都开怀大笑。
在《太上感应篇》中记载:夫妻之间得有寡欲,精血足够的人一定产生神气,精神足够的人一定产生智慧。倘若荒淫无度,精神损害,那么这辈子的事业一定消散。
清代印光大师强调:「一切事业,以身为本,身若受亏,事俱消陨。伤身之事,种种不一,最酷烈者,莫过淫欲」
大意是说,一切的事业都以身为本,若身体虚弱,那么一切都消散,伤身之事很多,但淫欲仍是最酷烈的。
古人云:「乐不可极,乐极生悲;欲不可纵,纵欲成灾」,意味着快乐到极点一定生悲愁,放纵欲望一定遇到灾难。
孔子曰:「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意思是,年轻人气血不足,应该戒色欲。
修德

古代人按照阴阳规律生活,饮食、生活按时而定,所以他们的身体与精神和谐,他寿命也很长。
古人说:「万恶淫为首」,如果一个人放纵淫欲,就不能被称为正人君子,甚至还是恶人。在东西方传统文化当中,看待色欲十分严格。
耶稣讲道,为人绝不奸淫,一看到女人就动念的人,在他的心里已经想要跟那个女人犯淫了。释迦牟尼讲道的五大戒当中,也有「戒邪淫」。
古人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善恶有报,只相信养生或者「戒淫欲」的道理,那么效果往往有限。他们相信,只有相信因果和善恶有报的人,才理解「淫欲」的后果,从而才醒悟开始「戒色欲。」
(责任编辑: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