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是比利时国庆节。比利时国庆节是为了纪念比利时第一任国王 利奥波德一世(Leopold I) 于1831年宣誓登基。
比利时于1830年10月4日通过比利时革命摆脱荷兰国王威廉一世的统治,宣布独立。
国民议会决定将国家设为君主立宪制,并邀请德籍王子、英国王储夏洛特王妃的鳏夫利奥波德担任国王。
利奥波德于1831年7月16日进入比利时,在7月21日于布鲁塞尔皇家广场举行加冕仪式。
那么,在国庆日随处可见的比利时国旗显而易见是由黑黄红三色组成,但这些颜色从何而来?我们所熟知的国旗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这个故事要从18世纪末说起——那时比利时还没有建国。
最早的“红、黑、黄”三色旗出现在 1789至1790年的布拉班特革命 期间。
这场革命推翻了哈布斯堡王朝在“奥属尼德兰”(今比利时)的统治,并短暂建立了比利时合众国(United Belgian States)。
那时的国旗灵感来自布拉班特公国的盾徽,徽章图案为:一头金色(黄)的狮子,爪子和舌头为红色,背景为黑色。
革命者以此为蓝本制作旗帜,采用 红-黑-黄的横条排列(顶部为红,底部为黄,中间为黑):

国旗的诞生
到了 1830年8月比利时革命爆发,当时反抗荷兰统治的比利时人最初升起的是 法国的红白蓝三色旗。
第二天,一位记者 埃杜阿尔·迪佩蒂奥(Édouard Ducpétiaux) 觉得比利时人应该有一面属于自己的旗帜,才能真正凝聚力量。
他前往大广场附近的一家裁缝店,请求裁缝 Marie Abts-Ermens 缝制一面比利时自己的三色旗,颜色为 红、黄、黑,排列方式为 横向(致敬1790年比利时合众国)。
如今,在 Marché aux Herbes 与 Rue de la Colline 的拐角处,仍能看到纪念这一历史时刻的铜牌。
国旗官方确立
1830年9月30日,临时政府正式采纳这面三色旗,并保持横向排列。
1830年《布鲁塞尔公园战役》油画,背景可见横向三色比利时国旗
📜 比利时宪法中的国旗
不久后,三色旗的颜色被写入 比利时宪法第193条,与国徽和国家格言一起载入法典:
“比利时民族采用红、黄、黑三色,以比利时狮作为国家纹章,并以‘团结就是力量’(L’union fait la force)为座右铭。”
🎌 竖版国旗的诞生与“比利时式特色”
1831年1月,比利时引入了一种新设计,将国旗改为竖条排列。据说是为了避免与荷兰国旗混淆。
当年10月,又对颜色顺序进行了调整:黑色移到靠旗杆一侧,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比利时国旗样式:
奇妙的是,**宪法中仍然写着“红、黄、黑”**的顺序,而现实中国旗却是“黑、黄、红”——这也成为了比利时的一个趣味性“特色”,有人称之为“Belgitude”的典型体现。
总之,比利时国旗不仅仅是颜色的排列,更承载着革命、独立、自主的历史记忆,以及比利时人独特的幽默感和民族认同感。